当前类别:首页  团委要闻
心灵的呼唤――宁职院“留守儿童”课题调研组调研体会
发布时间:2006-08-22   来源:学校网站   浏览人次:183

做社会调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留守儿童”的回答虽然很简单,但他们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一张汗涔涔的脸,一双脏兮兮的手,一套新而不干净、旧而不破的衣服,三五成群地趴在地上玩弹珠。我曾经也是留守儿童,也生活在农村,在我看来这在农村中同样也是一道不可磨灭的风景线。这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了,或许生长在城市的你会不以为常。
     通过当地农民的帮助,我们找到了“留守儿童”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大部份的监护人都不在家,烈日炎炎下他们还是不改以往的风范,仍旧是老样子。发放问卷的时候留意了一下大部分都是男孩子,在填写时多么希望他们的回答可以给我们带来阵阵清凉!
     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想爸爸妈妈吗?”孩题目很简单,孩子却要考虑半响,回答竟是一句“不想”脱口而出。我不知道是因为本能反应还是为了呕气!真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听了又会是什么感觉?
     访谈的人当中有一对堂兄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他们由同一个监护人带的,可是却有着不同的待遇,弟弟的生活费多,但哥哥的父母在外挣的少,当然生活费也就几乎是零!真不知道哥哥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当我问到哥哥时,孩子的两眼一直看着地上……
     他们是孩子,但是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可这不大不小的孩子同样也有着一颗懂事的心,他们能够体量父母,他们从不会要求父母做什么,有心事里也从不会说出来,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的。我自己也是从留守儿童走过来的,他们的心我懂。虽然我已经长大了,可是我常希望耳边可以出现妈妈的唠叨声,让他们多管管我,在此希望不是留守儿童的同学们可不要嫌父母烦!
     在别人眼里留守儿童是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在我看来留守儿童自由却少了点动力,无忧无虑却少了份关爱,他们活泼但我行我素,他们对许多事情有心却无力。据问卷调查,大部份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不好,虽然有时他们有心去学习,但欠缺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大都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学习习惯也非常差,上课提不起精神、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对家庭作业也应付了事。孩子们一般都是步行上学的,通过填写问卷和走访调查,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表示不愿意家长接送,因为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在来回的路上和同学一路玩回家了。而有些家里松一点的,甚至于可以玩够了再回家报到。即使由于迟回家而遭到一顿劈头大骂,他们也总是可以编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除此之外,我访谈到的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饭前洗手、起床后刷牙、洗脸等卫生习惯!一起床就背起书包上学了,早饭都是在小摊上吃的,可从调查来看,既是如此,他们也不一定会吃早饭,好多人都把钱用来买小玩具之类的东西。周末,一大早醒过来就是在床上看电视,等小伙伴来了就三五成队地出去玩到晚上回家。他们就是这样只要开心就好什么都无所谓!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们为了生存,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背井离乡,到遥远的他乡去赚钱养家。可这种情景的副产品,就是在我国农村目前高达2300万的留守儿童。现实是那么的残酷。针对这个问题,相关专家指出,当前人口流动的规模及其对中国家庭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这个问题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父母与孩子分离在中国这个历史上非常看重家庭关系的国家里显得很不协调。与大多数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人,尤其是农村人喜欢大家庭。而现在分离则变成了常态,传统的血缘关系和家庭纽带正快速淡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生存状况令人担忧,现在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课题组负责人  许君斌

版权所有: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大路1069号 联系电话:0574-8689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