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首页  团委要闻
我院大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举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
发布时间:2007-04-04   来源:学校网站   浏览人次:174
      4月3日晚6点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通报会在2号楼503隆重举行。我院教务处处长郑卫东、处长助理何明友、教务处戴士弘老师、技能鉴定中心何方明副主任,学工部牟及灵部长、戚音副部长等院邻导出席了此次通报会。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确定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全国28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主项建设院校,而我院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并在建设项目数量排名第二。
      首先,郑处长对我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作了总结:我院探索形成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即“三三”模式的现代高职教育宁波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专家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并被编入内参。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计划”立项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及东西部对口支援等八个项目。同时我院全面贯彻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理念 ,将职业资格认证纳入教学内容,引进和培养骨干队伍,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大学生则要树立信心、任重高远、做自己的主人,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积极投身于学院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
      再次,何明友老师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作了简单的报告。何老师指出“职业性”与“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改革应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推行与带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教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接着,戴士弘老师对课程改革的工作程序及进展作了介绍。戴老师针对“全部课程进行设计、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的单元设计”三方面提出了以“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任务载体”、“重视能力实训课程”,“学生主体”、“知识理论一体”的设计6项基本原则,以“外语、德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核心能力透到所有课程中” 的两项附加原则,以“与人交流、与人协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 创新、独立应用、外语应用”的八个核心。
      最后在师生互动环节中,郑处长等各位领导针对同学提出的如“流程太抽象,实践太缺乏 ”、“教材不合适”“课程不平”、“上课教师互动少“等问题作了解答作了一一的讲解与解答。由于时间的关系,许多同学所关注的问题还来不及当场解答,但在通报会后,老师把所有问题总结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本次活动是把学校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以通报会的形式告知广大同学,也真正体现我院学生管理的理念:只有学生参与的管理才是真正有生命的管理。
     
版权所有: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大路1069号 联系电话:0574-8689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