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听着熟悉的儿歌,我们知道当自己咿呀学语时,就知道要热爱祖国,为祖国做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爱国情怀依旧深埋心底,不曾消逝。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北京城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它见证了从古至今的在这片土地发生的点点滴滴,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这场运动让我们感受到广大热血青年心系祖国和人民,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
时隔七十五年,当我们再次翻开历史的篇章,依然为之动容,毕竟那是一场属于学生的运动,他们有着和我们同样的身份,尽管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同,但是爱国和奉献的精神依然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化为无形的动力,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09年我成为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深深地体会着学院的各类文化,从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系列活动、爱心献血活动、“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为西南旱区捐款、为玉树地震灾区人民祈福到科技文化节、纪念五四火红青春系列活动以及各类青年志愿者活动,宁职师生都以实际行动来诠释“爱国”、“奉献”这些字眼。
此外,我校开设《“乐”读国学》这门精品课程,旨在让学生重建文化自信,重振文化尊严,重塑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国学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党委副书记史习明教授在“乐”读国学系列丛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乐”读国学,就是细细品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深思今日之复兴和古老之文明的必然联系,感悟“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而不同”的价值论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取向等宝贵遗产。学会在感恩中孕育创造,舒解文化饥渴和精神焦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历史早已被记载,我们过去所做的也逐渐成为回忆,最重要的还是立足当下,尽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由于人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现在早已拥有了沟通四川、重庆等地的道路,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对祖国的信念,并付诸于实践,一二?九学生运动精神的火炬将伴随着我们的付出的点点滴滴,不断传递,源远流长。
会计3091班周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