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华丽的宫殿总有失去光鲜的一天,再多丰功伟绩的人也终会成为一?黄土。一切都会随风而去,随着时间消逝……但时间却无法沉淀一切。75年了,即使已经75年了,仍掩盖不了它的光彩。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人们所遗忘。相反的是,经过的年岁越多,了解、欣赏它的人只会更多。它只会更加耀眼。
75年前的今天,硝烟弥漫的了十二月九日。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大地开满了野菊花,仿佛是在哀泣什么、歌吟什么、自豪什么……一片的金黄,扎得人睁不开眼。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如雷的号声回响在整个北平上空。整齐的走步声,震得地面都在抖动。号声从小到大,步声从远至近。看清了,看清了,是一大群学生!他们列着整齐队伍,高举抗议旗帜,拉着大字白布,个个面色凝重,手紧握着圈,随着口号声上下举落,铿锵有力,其积聚了他们所有的愤怒与不满。是何引起如此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如此愤恨?是可恶的帝国主义!是懦弱的国民党政府!看似柔弱的学生们积聚了所有的力量,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捍卫祖国的尊严,来表达他们满腔的爱国之心。
北平六千学生集结新华门,抗议国民政府的不抗日政策。这些受过知识熏陶、走在旧中国最前方的青年们,坚决不向日本人低头,势不要做亡国奴,定要将抗日进行到底!即使这样,他们仍只是一群柔弱书生,如何能与持枪的军人想康坑!他们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强行镇压,运动中有一百多学生受伤,三十多学生被捕。瓢泼的大雨瞬时一哄而下,似在为中华哭泣,为这些爱国学生不平。
雨一直下,冲刷着一切罪恶,亦激起了人们心中的圈圈涟漪。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时刻,北平学生的爱国热举,唤起了全国学生的共识,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一场浩浩荡荡的学生抗日救国起义轰轰烈烈扬起,此举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这一段以学生为主体的浩大的抗日运动历史,被以北平学生起义时间命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二、九运动。寒冷的冬天,因他们而显得温暖,灰蒙蒙的天空,因他们而显出一丝亮色。头可断,血可流,身可灭,命可休,唯一不可放弃的是我们的祖国,是一腔的爱国热诚,为了捍卫华夏,永不服输,这是所有爱国学生的坚决使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作为21世纪的主人的我们,究竟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仅仅是现今普遍流行的“一二、九大合唱”抑或是“一二、九文艺汇演”?铁铮铮的历史不可只是历史,沦为时间的尘埃。如今没有了国民党政府,没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没有了亡国民族危机感,我们便能放松,便能无所事事?不是的,我们仍需居安思危。我们所需掌握的不是起义活动这一形势,而是这个活动背后的精神实质。一二、九活动体现的是青年学生的爱国进步及抗日救亡民族精神。以史为鉴,我们现今学生是否该反思下,从而更好得弘扬一二、九精神?
75年的洗涤,只能将它越洗越精彩,它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的历史,它所有的精髓已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灵魂中,即使再过一百年,甚至一万年,依旧屹立不倒。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大地再度开满了野菊花,金灿灿的,笑的耀眼……
商务日语3102 周莉供稿